栏目导航
澳门永利网上娱乐
推荐产品
联系我们
电话:
手机:
地址:
当前位置:主页 > 澳门永利网上娱乐 >
北大副书记建议:应启动新上山下乡工程(图) - 大陆资讯 - 倍可亲
浏览: 发布日期:2019-01-12
中国自50年代到70年代发起多批次上山下乡运动,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工作定居。运动在文化大革命中达到高潮,累计约1600万城市知青下乡。一般认为,这场运动对无数青年个人命运,乃至中国城市发展、科研教育都带来了恶劣影响。  近日,北大()教授于鸿君就大学生就业问题撰文建议启动新时期上山下乡工程,他提出要选招200万大学生到农村任教师、医护人员、农业技术员、公共服务人员和村官,并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可给予特殊补贴每人每月4000元(人民币(),下同)左右,总计支出为2年2000亿元左右。北大常务副书记于鸿君。(网络图片)  于鸿君1963年10月生于内蒙古,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兼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于鸿君在文章中指出,目前全国共有860万大学毕业生等待就业,同时,2000多万失业农民工同样需要就业,但是今年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只有900万。他说,如果大学生得不到充分就业,不仅是家庭的重大损失,也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会影响到社会的正常运行,因此,必须做好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  他在文章中建议,选招200万大学生到农村任教师、医护人员、农业技术员、公共服务人员和村官,也可以安排大学生到农业产业化企业工作。每人同时联系一户村民,帮助其脱贫致富。他称,每批大学生下乡期限可安排2年,期满可以返回重新参加毕业分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给予特殊补贴每人每月4000元,总计支出为2年2000亿元左右。  他声称,启动新时期上山下乡工程,可以一举多得,体现突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政治效益和文化效益。可以使大学生深入了解国情,有效锻炼人才队伍,也可以有效缓解农村人才缺乏等问题。    于鸿君:上山下乡利大于弊  对于毛时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于鸿君表示不宜全部否定。他称,这个运动客观上形成双向互动式教育,他们(知识青年)也改变了农民,如生育观念、卫生习惯等,甚至能够改变农民子弟的命运。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表示,虽然当年很多知识青年付出了青春,把一代人毁掉了,但如果把运动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看,放在国家、民族发展的大格局中来看,则是十分有益的,至少可以说利大于弊。他声称,上山下乡让青年了解了中国的基本国情,为后来回城有所作为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微信公众号双一流高校)  网友评论:  那就让官僚和央企领导带头喽!  你咋不建议启动新时代文化大革命运动,先从批斗北大教授开始。  请以身作则,你和你全家先去待2年,不得有任何行政职务。【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