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永利娱乐网址
推荐产品
联系我们
电话:
手机:
地址:
当前位置:主页 > 永利娱乐网址 >
中央结算公司--产品服务-中债价格指标
浏览: 发布日期:2018-09-30
为满足市场成员对债券交易定价、风险管控、会计计量、业绩评估等业务需要,促进市场透明度与流动性的提高,中央结算公司构建完成了包括中债收益率曲线、中债估值、中债指数、中债VaR和中债隐含评级五大产品系列在内的一整套反映人民币债券市场价格和风险状况的中债价格指标产品体系,目前已成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施的重要参考指标,被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主管部门采纳并推荐使用,并被市场成员广泛使用,是中国金融市场的核心定价基准之一。作为中债价格指标系的基础依据,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具有国内经济先行指标的作用,同时是信用类债券的定价参考基准以及市场风险管理及投资业绩考核的计量参考,可用作股权类证券和国债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定价的参考、商业银行存贷款及内部转移定价的参考和协议存款定价的参考。2004年起央行和财政部在定期发布的相关政策报告中持续引用中债收益率曲线和指数,以反映债券市场整体情况;2006年起货币市场基金以中债收益率曲线作为债券估值定价基准;2007年银监会将中债收益率曲线确定为银行内部市场风险管理及监管部门风险监管的计量比较基准;2009年财政部代理招标发行地方政府债始以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为定价基准;2010年保监会将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的3年移动平均线作为保险业保险准备金计量参考;2011年财政部招标发行50年期固定利率记账式国债以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为定价基准;2012年中债资信评级公司参考中债收益率曲线计算债券发行人隐含评级;2014年由中央结算公司编制的中国关键期限国债收益率曲线开始在财政部网站逐日发布。目前,已有包含中期票据,证券公司次级债以及优先股在内的超过300余只证券发行人自发使用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定价基准,部分机构开始自发采用中债国开债收益率曲线作为债券发行的定价基准;201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议案,将使用中债3个月国债收益率作为人民币首次进入特别提款权的基准利率;2016年中债国债及其他债券收益率曲线在中国人民银行中英文网站发布。中债估值(债券)是以中债收益率曲线等市场信息为基础加工生成的债券可变现参考价格,由中央结算公司编制和发布,并附一系列相关指标,可用作公允价值计量、市场风险监测以及交易定价参考。目前中债估值覆盖全部国内人民币债券,包含近30个品种,每日债券估值条数3万余条,同时还提供理财直接融资工具、银行非标资产以及部分权益类资产估值约2万条。中债指数是旨在客观反映中国债券市场价格走势特征的一系列债券指数。自2002年开始发布以来,经过不断的完善和改进,日渐形成了一个指标丰富、覆盖广泛的指数体系。中债指数产品体系可分为总指数、成份指数、策略型指数、投资人分类指数、持仓指数和定制指数6大类别。其中,中债总指数族的编制目的是反映全市场债券或某一类债券的整体价格走势情况。以债券的待偿期、发行人类型、流通场所类型、债券付息方式及信用评级等单一或多个要素作为筛选条件确定成份券的范围,且成份券的数量事先不做限定。中债总指数族的指数值及相关指标以债券余额的市值权重进行加权。中债成份指数族的编制目的与中债总指数族类似,也是用于表征全市场债券或某一类债券的整体价格走势情况。以债券的待偿期、发行人类型、流通场所类型、债券付息方式及信用评级等单一或多个要素作为筛选条件确定成份券的范围,但与中债总指数族不同的是,成份指数事先限定成份券的数量。中债策略型指数是采用非市值加权方法,辅以权重设定及其他选样条件,来模拟一类投资策略的债券指数,适合用作投资标的。中债持仓指数是以托管在中央结算公司的各机构成员债券账户为单位,以各账户中的全部债券(剔除美元债和资产支持证券)为成份券集合。每个账户编制一只持仓指数。与中债总指数族和中债成份指数族不同,中债持仓指数的计算以成员账户中各券的持仓市值权重进行加权。该类指数仅供开户成员内部业绩评估、风险控制使用,不对外公开发布。中债投资者分类指数是以不同类别投资者在中央结算公司托管的债券集合作为指数成份券,剔除美元债和资产支持证券后,以持仓市值进行加权计算。不同投资者可以选取所属分类的投资者指数作为横向比较的业绩评价基准。中债定制指数为根据客户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研发的指数。客户可在中债指数的编制原则下,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风险偏好定制特殊的指数。客户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定制满足自身投资需求的指数。(1)客户可以通过在中债信息网维护成份券列表,构建符合自身需求的定制指数,再由中债指数团队进行指数计算等工作。这类指数仅供客户内部使用,不再对外公开发布。(2)客户可以在咨询中债指数团队的专业意见后,定制符合自身需求的指数选券规则,再由中债指数团队负责成份券的维护、指数计算等工作。这类指数客户可以选择是否对外公开发布,以及发布的渠道。中债市场隐含评级是在市场价格的基础上,综合发行人信用评级、企业性质、行业特点、财务信息、偿债顺序、担保情况等因素,客观反映出市场对评估对象的信用评级。参考《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中债市场隐含评级符号覆盖AAA至C,采用“+”和“-”对评级进行微调。中债市场隐含评级最早于2008年起,向市场公开发布。截止目前,已实现境内在岸人民币信用类债券品种的全覆盖,每日发布市场隐含评级逾2万个,已成为市场参与者投资、定价的重要参考,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