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之一:农村像英国-姚树洁-财新博客-新世纪的常识传播 ...
我们每个周末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一般都会同其他两家朋友郊游,一方面减少周日工作的压力,一方面走到乡间,呼吸新鲜空气,欣赏英国郊外广袤农地里的青草绿树,河流及湖泊上面游荡的天鹅和野鸭,更有蓝天白云,不亦乐乎。
26日,我们驱车从诺丁汉出发,向西面的达比市方向行走。顺着52号公路走了50公里,到了一个叫斯利的地方。这是一个面积几千公顷的公园和农庄。这个时节,肥壮的青草,茂盛的绿树,一望无际。有的地方,还有大片的麦田,在阳关照耀下,迎着阵阵清风,激起一波又一波的绿色浪花。
这个时候,如果抬头一望,湛蓝色的天空,浮现眼前。一片片的白云,仿佛一会儿飞行,一会而停顿,与地面的麦田和草地,连成一体,相得益彰。仰头眺远,数十头奶牛,带着调皮的牛仔,似乎已经吃饱,对肥嫩的青草,想吃不吃,悠然自得,对我们这些不速之客,爱理不理,透露出傲慢的神态。
我们把车停下,开始徒步。沿着弯弯曲曲的小道,开始我们一天的漫行。大约3公里处,忽然看到几栋房子,或叫乡间别墅。我对朋友说,这难道是个村庄?朋友说,是的,这是斯利村,有的房子已经有2百年的历史。
我说,好漂亮啊。这样的农村,真叫美好。中国农村要是能够像这里一样漂亮富有就好了,这恐怕就是中国最好的梦。
为了让大家共同欣赏这个英国中部地区村庄的美丽,我不知不觉掏出手机,一口气拍下了下面的一连串照片。
中国和英国的最大差别,就是前者的发展,到目前为止,还只是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少数大城市。广大农村,虽有长足发展,城乡差别,依然巨大。
在英国,早就消灭了城乡和工农差别。农民的平均收入高于城市的工人,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也比城市的平均水平高。在农村居住的人,多半是收入比较高,生活品味比较高的人。他们可能是当地的农场主,也可能是在周围城市工作的职员。城乡之间的生活完全没有任何差异,所不同的,农村的空气更好,空间和视野更广阔。
英国1%的劳动力是农民,生产该国食品需求的80%,其它20%靠进口。农业对GDP的直接贡献也是1%,而直接和间接的贡献,是GDP的5%。所谓间接贡献,就是除了农场直接生产出来的产品以外,还有农产品加工,运输,储藏和销售。
中国直接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数是就业总量的34%,农业对GDP的直接贡献是10%。农村的人均收入是城市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还要少。农民工外出打工,收入是城市有户口职工收入的40%。
工农和城乡差别,不仅表现为收入差别,更重要的是教育,交通,医疗,文化,等等的差别,导致城里人不愿意到农村生活。
所以,中国最大的梦想,应该就是消灭城乡差别。我希望中国农村,能够像英国农村一样,是所有人都愿意去生活的好地方。姚树洁姚树洁,男,1959年11月出生,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院长。1985年留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1989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89年5月开始在牛津大学经济研究所工作。1992年开始就职于朴次茅斯大学经济系,发展经济学学科带头人,1997年晋升英国终身教授。2001年3月,任伦敦米德萨斯大学经济系终身教授和系主任。2006年8月受聘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研究所工作。研究领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这涉及到一个问题,陷阱的边界在哪里?陷进去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当你已经踩上并开始下坠的那一瞬间你就已经掉进了陷阱,而不是双脚着地才算,由于惯性你依然拥有一定的水平速度,能以最小的代价跨过陷阱的方法就是通过调整自己的姿势和减轻包袱让水平位移尽量大,最好的结果就是你的手能触碰到陷阱对面的地面,这样你就可以以最小的代价爬起来了,就算不行调整姿势、减轻包袱也可以相对“软着陆”,跌得没那么惨。其实我更倾向于认为“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一个“井”,而是前面有一个坡,因为地平面并没有在下降,只是车子没有换档上不了坡甚至熄火而已!你没有在上坡前换档你已经在“陷阱中”,但你还有希望,没有哪台好车子会因为不换挡上不了你就只能干瞪眼的道理,你还是能重新起步的!许教授需要用这个来吸引眼球?我的判断也一样,你所看到的劳工工资上涨大多是国企的工人的工资上涨,据我所知,很多工人包括建筑工人,工资在几年前就停止了上涨。就算有上涨,也是在企业主让利甚至是亏损的情况下保持上涨,说白了,劳动生产率并没有提高,这变成了个零和游戏!房价上涨带动了租金和各种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而劳动生产率并没有提高,资本投资在实体经济的回报的边际效应出现,这是不可持续的,而经济转型迟迟未达成,我们已经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许教授的重点在于如何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许教授认为我们已经处于中等收入陷阱,而我们应该致力谈如何走出去而不是还在谈如何避免!而且我倾向于认为把“中等收入陷阱”理解为绝望是不可取的,这样它就成了个伪命题,既然是陷阱,那就有出口,没有出口的话就应该叫“低等收入地狱”。“中等收入陷阱”其实是个很难定义的东西,到底是个坑洼还是陷阱,到底多深才叫陷阱,能不能走出去、用多长时间走出去才算陷阱?“某个退休部长,连宣传送孙女到美国都觉得是一种骄傲,是对中国大学一种幽默的否定。”,这理解力也太低下了。
“美国人,包括特朗普,才对中国那么在意,他与蔡婆的对话,就是这个意思,先让中国人引起对他的关注,这没有什么新鲜的。”不但高估自己,嘴巴还不干净。中央必须采取措施,从遏制高房价的根源入手。尽快清查官员,特别是土地官员家属拥有的房子。公布官员财产,实行全国房子财产的清点,鼓励甚至帮助一个家庭只有一套房子的人群,鼓励改善性住房的需求。
对三套以上房子的家庭,根据房子的数量,实行累进税,阶梯式的提高拥有多套房子的成本,抑制房价无止境的疯长。
栏目导航
- 永利娱乐
推荐产品
联系我们
- 电话:
- 手机:
-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