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永利平台
推荐产品
联系我们
电话:
手机:
地址:
当前位置:主页 > 永利平台 >
公告首页 - 复旦大学-复旦新闻文化网
浏览: 发布日期:2019-03-05
公告首页 复旦主页 复旦邮箱 OA系统 URP系统 我要投稿 搜索 --> 首页 学校要闻 综合新闻 专题报道 院系动态 国际事务 校友动态 招生就业 复旦人物 专家视点 复旦讲堂 校园生活 校史通讯 复旦书屋 相辉笔会 通知公告 媒体视角 科教扫描 网站首页公告内容页 2018年复旦大学钟扬教授基金候选人名单公示 按照《复旦大学钟扬教授基金实施方案》规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经过各方提名推荐与严格的评审程序,由复旦大学钟扬教授基金执行委员会审议批准,产生15位2018年复旦大学钟扬教授基金候选人,现予以公示(排名不分先后):卢宝荣,男,中共党员,1957年5月生,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卢宝荣同志治学严谨,积极创新,主持基因多样性和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工作,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的科学研究项目,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钟扬同志逝世后,他接过钟扬同志的未竞事业,在推动复旦生科院与藏大理学院全面合作中成绩显著。沈辉,男,中共党员,1969年4月生,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院长。沈辉同志是上海市第七批援藏干部,时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副书记,日喀则地区卫生局副局长兼日喀则地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他把新的医疗理念和管理方法带到日喀则人民医院,促成建立上海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日喀则诊疗基地,帮助培养日喀则自己的内镜专科医生,为藏族同胞们建立来沪就医的生命通道,让藏族同胞能够享受到最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沈辉同志用他的责任和坚守感动了藏族同事,为西藏医疗卫生改革与建设作出了贡献。周丽君,女,1976年4月生,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民族教育办公室主任。周丽君同志是复旦附中129位在校藏族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也是孩子们公认的好妈妈。她舍小家为大家,每个周六和节假日都奉献给了孩子们,续四年留在学校陪藏族孩子过除夕等传统节日。她主导构建复旦附中西藏散插班课程体系,开发适合藏族孩子学业基础的校本教材三部,教学成果显著。她担任班主任的2017届西藏班高考成绩名列全国西藏内高班第一名,211大学录取率100%。郭光普,男,1969年3月生,同济大学生命学院副教授。郭光普同志是中组部第六批援藏干部,时任西藏农牧学院科研处副处长,他积极组织项目申报、推动讲座开展、推进校地合作,帮助当地教师与同济相关老师建立了进修、科研合作等联系,带领当地教师成功申请自然基金委地区基金和教育部社科基金各一项。在同济,他创立了移动课堂,自然教室的教学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社团多次前往云南、西藏等西部偏远地区支教,组织学生进行自然知识和动物保护宣传,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德吉,女,中共党员,1981年1月生,西藏大学理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系副教授。德吉同志主要从事藏药植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以及环境化学的研究工作,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西藏自治区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指导西藏大学学生完成生物学创新性项目三项,参与研发的《西藏扁芒菊挥发油及其在制药中的用途》获国家发明专利,是西藏大学生态学一流学科建设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资源与利用研究方向带头人。沈逸超,男,中共党员,1991年3月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6级博士生。他是复旦大学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队长,利用新媒体手段改革支教团简报式的宣传模式,开辟支教团微信平台的新阵地,主打项目募款可视化产品,为支教团募得善款26万余元,帮助贵州支教地的截肢学生募得8万元医疗费,为50多个学生确立一对一资助关系,带领团队在近10个月的时间内,为宁夏、贵州、新疆的六所支教学校募集到各类奖助学金、基础建设费、学生资助费和实物物资130余万元,被评为第三届自治区优秀志愿者、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获第十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陆婷婷,女,中共党员,1992年3月生,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博士生。她先后任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2016级研究生党支部书记,两次成功创建研究生示范党支部,两次获评示范支部创建先进个人,并于今年6月获评十佳支部书记。她带领支部开展周公馆解说、基层部队党课、中共四大共建三个志愿服务项目,其中周公馆项目获评优秀组织奖,其个人获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优秀志愿者。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她报名成为陈望道旧居首批志愿讲解员,受到好评。此外,她还担任12345市民热线英语接线员、红房子医院导诊志愿者等工作,累计志愿服务超过200小时。刘向,男,中共党员,1992年1月生,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4级直博生。他从事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与叶片病原真菌关系的相关研究,自2014年起连续五年,克服了生活和生理上的诸多困难,每年平均约2个月的时间坚持在海拔3600米的青藏高原地区从事野外植物群落调查工作;以第一作者身份已发表了4篇SCI论文;利用赴青藏高原进行野外工作的机会,赴甘肃甘南州玛曲县麦克村小学多次支教,与当地的藏族儿童结下了深厚友谊。张鹤仪,女,共青团员,1996年8月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7级硕士生。她连续四年担任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上海彩虹笔儿童康健发展中心志愿者,获得机构优秀志愿者称号。同时,利用寒暑假时间,先后五次赴西藏、云南、内蒙古、云南等地开展支教,累计志愿服务时长约2000小时,其中2014年、2017年分别赴西藏山南加查县冷达乡中心小学和西藏拉萨市尼木县中学支教,并开展文化保护调研活动,获首届为爱上色中国大学生农村支教奖银奖、传播特别奖。王怡,女,中共党员,1993年3月生,复旦大学护理学院2016级硕士生。她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服务一年。攻读研究生期间,她热心公益,发挥专业所长,连续3年入社区筛查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并对存在不同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针对性运动训练干预,同时制作相应视频及宣教手册,以第一作者发表相关论文7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在实习之余利用午休及下班时间,前往高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家中进行居家换药护理,为高龄独居老年患者提供方便。彭博,男,共青团员,1994年1月生,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博士生。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3篇,4篇入选ESI高被引,累计影响因子73.212。他致力于用新技术解决社会和环境问题,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活动;作为队长发起利用太阳能蒸汽技术保护咸海水资源的项目,获得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举办的青年全球治理创新设计大赛最佳表现选手称号,被阿斯塔纳世界博览会意大利国家馆邀请作论文介绍;获得美国百人会英才奖。明升平,男,中共党员,1992年5月生,西藏大学理学院2015级硕士生。明升平同学在研究生期间做了大量与高原植物相关的科研工作。他以维管束植物丰富度为切入点,研究了植物区系特征以及物种垂直分布格局,对揭示山地植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通过西藏植物的本底调查,采集了十几种新分布的植物物种,提升了西藏地区的植物丰富度;发现了近几年疑似灭绝的毛瓣绿绒蒿并初步保育成功、首次实现国内成苗。刘天猛,男,1986年12月生,西藏大学理学院2014级博士生。他在导师钟扬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西藏拟南芥的极端高海拔适应性进化和青海龙蒿的精油资源利用研究;负责了一项西藏大学研究生高水平人才培养项目青藏高原景天科植物 CAM 光合作用适应性进化研究;参与了国家标本平台(教学标本子平台)项目,在西藏、上海、云南、青海等地进行植物学考察和教学标本采集,为国家标本平台提交了约9千多份植物标本。古桑群宗,女,中共预备党员,1995年12月生,西藏大学理学院2017级硕士生。本科阶段,曾赴武汉大学交流学习,主持参加藏民族文化节,推进两校民族文化交流。推免进入西藏大学植物学专业后,选择植物多样性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研一便完成硕士论文的实验设计及其试点实验,同时积极参加野外实习,完成了硕士论文数据收集,丰富了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曾获西藏大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何文佳,女,中共预备党员,1995年6月生,西藏大学理学院2017级硕士生。本科就读西藏农牧学院,成绩名列前茅,广泛参与生物创新性实验和教学实践。研究生阶段主修植物学,参与藏药五味甘露浴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与数据库建设课题研究,对3种不同海拔麻黄进行高效液相色谱的指纹图谱测定,还曾前往拉萨、山南、日喀则、那曲等地采集麻黄、杜鹃、水柏枝、柏类等植物,对其进行抗氧化能力及抑菌能力的测定。